近幾個月來,由於立法會開始審議《大埔第 9 區和頌雅路公營房屋發展計劃》的基礎工程撥款,有關爭議在報紙上屢見不鮮,已非僅屬大埔區內事務。根據進度,撥款極有可能在3月24或25日通過。這項發展計劃的反對聲音不算太大,去年3月在區議會表決是,以18比1大比數通過支持發展計劃。上月立法會工務小組的表決,則為19票贊成,僅2票反對,9票棄權。除了保皇黨之外,民主黨亦表明支持,由於計劃能增加公屋單位數目,加快輪候進度。

計劃的主要憂慮是交通,當局的交通影響評估亦有欠周詳。事實上,相信各位大埔人都有感,大埔區可容納的人口數目已經飽和。交通一直是大埔人的夢魘,區內行車速度緩慢,繁忙時間滯塞嚴重。然而,各個地區例如富亨、鳳園、教育大學、三門仔和大尾篤等等一直爭取改善交通服務,在未來都有可能加重區內交通系統的壓力。所以,再加上頌雅路發展計劃的2萬人口,他們帶來公共運輸的額外需求,私家車和貨車的往來,將來區內交通問題必定進一步惡化,連帶影響對外連接九龍等地方的交通。然而,在樓價遠超一般市民負擔能力的情況下,公屋成為僅存的「救命草」,但頌雅路計劃千瘡百孔,通過了亦只是飲鴆止渴。在房屋供應短缺的難題下,與其抱薪救火,減收移民以減少人口數目,香港人才能有棲身之地。
只計單程證,現時香港每年接收「移民」數量,在2015年是3萬8千多人,在2008-2014年都超過4萬人。3萬8千人相當於香港總人口的0.52%,而以移民國家自居的美國,在2015的接收移民總數相當於總人口的0.32%。香港單計單程證,接收「移民」數量佔總人口的百分比已超出美國50%,而美國近月就特朗普上任後也積極處理移民問題,香港來須正視的問題,不單是樓價升趺和房屋供應,更是單程證的減少和存廢。減收「移民」不單是加快公屋輪候,因為不是所有單程證來港人士都會申請和入住公屋,但能令整體人口增長減慢,對租金和樓價下調亦有幫助。

美國2015年的人口約3.2億,接收移民總數105萬。香港2015年人口約730萬,接收單程證「移民」3.8萬。
陳栢明
香港教育大學 4年級學生